院教函【2020】23号
为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个人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开展2020年度转专业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受理对象
1、2019级全日制在校生(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学生除外,体育类、艺术类学生除外);
2、2018级个别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在原专业就读的学生,可申请留级转专业(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学生除外,体育类、艺术类学生除外)。
二、工作原则及条件
转专业工作原则及条件按照《吕梁学院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院政【2018】7号)(附件1),以下简称《办法》。具体工作流程图见《吕梁学院学生转专业流程》(附件2)。
(一)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转专业:
1.新生入学不满一学期的;
2.由下一录取批次专业转入上一录取批次专业的(以当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招生报考指南录取专业批次为准);
3.申请转入不同招生科类专业的(普通高考招生中文史、理工、体育、艺术等不同科类之间不能互转);
4.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培或未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
5.正在学籍异动的(休学、转学、退学及开除学籍等);
6.有考试作弊等违纪记录的;
7.身体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的体检标准的;
8.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有明确约定的;
9.其他有失公平、公正的。
(二)转专业学生应对申请转入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专长,品行端正,学习认真,且健康状况符合国家《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中对本专业招生的体检要求。另外,转入后对已开设的本专业必修课程需进行补修。
三、工作流程
1.教务处公布2019级普通高考本科生各专业基本信息,包括专业人数、允许转出人数、允许转入人数、报考科类、学制以各专业对转入学生的条件要求等,详见《吕梁学院2019级普通高考本科生转专业基本信息统计表》(附件3)。
2.5月27日~30日,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填写《吕梁学院学生转专业申请表》(附件4),每位学生原则上只能申请报转一个专业,另外也可再提供一个备选专业。申请表电子版交学生所在系(部),系(部)打印后加注意见并盖章。
3.5月31日~6月5日,各系(部)根据申请学生第一学期课程成绩排名等条件,对本系(部)申请转专业学生按照《办法》(院政【2018】7号)及“附件3”中“转入专业对学生的条件要求”进行资格审核,每个专业转出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允许转出人数,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可以考虑报转本系内其他专业。审核结果公示无异议后,对符合要求学生的申请表及第一学期成绩排名表(纸质版),以及《吕梁学院2019级学生申请转专业信息汇总表》(附件5,电子版及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报送教务处学籍科韩雪涛老师(18903589666),电子版发邮箱411313597@qq.com。
4.6月6日~11日,教务处复审并报请分管领导审定后,将申请表及相关材料移交给拟转入专业所在系(部)。
5.6月12日~6月17日,转入系(部)根据报名情况制定并向教务处报送对申请转入学生的条件要求和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应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教务处汇总、初审各系报送的条件要求和考核方案,并报请分管领导审核后,面向全校公示发布。
6.6月18日~20日,各系(部)成立由系领导、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学校核准发布的考核方案和拟转入计划数,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考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入选)。严格按照考核成绩择优确定初选名单,经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审核后,将初选结果以《吕梁学院XXX系受理转专业申请初审结果汇总表》(附件6)形式和《吕梁学院学生转专业申请表》一并报送教务处韩雪涛老师(18903589666),电子版发邮箱411313597@qq.com。
7.6月21日~26日,教务处对各系(部)报送的初选名单初审后,报请分管领导审核。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审议结果通过校园网进行公示。
8.6月27日~7月3日,转专业学生名单经学校报请教育厅批复后,教务处向系(部)发放转出学生的学籍异动通知单,学生凭学籍异动通知单到转入系(部)报到,转入系(部)负责学生重新编班工作,并会同转出系(部)做好成绩认定、学籍注册等相关工作。
四、几点说明
1.《办法》第五条第三款中“招生科类”以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指南有关规定为准。
2.《办法》第五条第五款中“学籍异动”指休学、转学、保留学籍、退学及开除学籍等。
3.《办法》中“课程成绩”指教务系统里学生成绩档案表中第一学期所有以百分制记分的课程成绩,以等级记分制的课程不列入计算范围。
4.《办法》以及本通知中成绩排名表,指该学生所在专业的课程成绩平均学分绩点排名表,系(部)务必认真审核并由负责人加注“情况属实”并签名盖章。
5.被批准转专业的学生本学期应参加原专业的教学活动,本学期末必须参加原专业的期末课程考试,考试作弊或无故旷考者取消其转专业资格,并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五、几点要求:
1.本次转专业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期间,19级学生未返校,各系(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利用网络资源,线上完成学生提交材料及考核面试,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2.各系(部)必须有专人负责转专业事宜。
3.转专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请各系(部)应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学校相关部门要全程参与,确保做到条件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