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函[2019]3号
关于开展2018年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及相关部门:
为进一步调动全校教职工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吕梁学院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及奖励绩效发放暂行办法》(吕院党字[2018]28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18年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申报范围
1.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工在2018年1月1日(含)—2018年12月31日(含)期间所取得(以支撑材料上时间为准)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成果奖为2017年的)。根据《吕梁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院政字[2011]149号)参与过立项奖励现已经结题的同一项目类别,不在申报范围内。
2.各类教学研究成果须为我校拥有知识产权或荣誉,“吕梁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人员(含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人事代理人员)为主要完成人的教研成果(本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进行博士后研究、访学期间取得的教研业绩,第一署名单位可以是就读学校,但第二署名单位必须为我校)。
3.教学研究成果类别包括教学成果奖、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材、教学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比赛(专业竞赛)获奖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等。
二、奖励办法
申报奖励的各类教学研究成果按《吕梁学院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及奖励绩效发放暂行办法》(吕院党字[2018]28号)中的规定进行量化计分和奖励绩效发放。
三、申报程序
个人申报(填写“吕梁学院教学研究成果奖励个人申请表”,提交相关支撑材料)——所在部门统计、初审、汇总——教务处审核——校园网公示——院长办公会议审议——下发。
四、《吕梁学院教学研究成果奖励个人申请表》填表说明
1.关于“获奖教研成果”:
⑴成果名称、全部获奖人、授奖单位、证书编号请依据证书如实、规范填写;获奖人姓名间以“,”隔开;非我校人员,请在其姓名加下划线注明。
⑵获奖成果类别填写“教学成果奖、讲课比赛、慕课评比、课件比赛、技能竞赛、教案评比和专业竞赛获奖”等;授奖时间填写至月。
2.关于“教材或教研著作”:
⑴全部作者一栏须填写完整全部作者,作者间以“,”隔开;非我校作者,请在其姓名加下划线注明。
⑵编著形式选填 “著、编著、译著、主编、参编”等;
⑶著作类别选填“专著、译著、合著”等;
⑷若属系列专著丛书,请在备注栏注明隶属系列名称;
⑸“基金项目”请填写教材(著作)受项目自主的名称及项目编号。
3.关于“教研论文”:
⑴本表格仅登记申报范围内2018年度已经正式发表的论文;已录用但尚未刊出或校稿、样稿、预印本状态论文请勿登记。
⑵全部作者一栏须填写完整全部作者,按刊物发表的顺序填写,作者间请以“,”隔开;非我校作者,请在其姓名加下划线注明,通讯联系人请以*标注。
⑶外文论文的中国作者姓名请一律翻译为中文姓名。论文题目中有上、下标要求的请标注;论文题目内容请完整填报,不可省略。
⑷刊物名称请完整填写,外文刊名请勿缩写,刊名后有分册(辑)者请添注完整。年、卷、期、起止页请规范著录(如表所示)。
⑸收录情况请分级选填“SCI、SSCI、A&HCI、EI、SCIE、CSSCI/核心、CSSCI、核心、一般CN、国外出版外文刊、国内出版外文刊、报纸、论文集”等。
⑹“CN刊号或ISSN号”栏:中文期刊填写CN刊号,国外期刊填写ISSN号。
⑺“基金项目”请填写论文受项目资助的名称及项目编号。
4.关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⑴本表格仅填写2018年度新增立项的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下达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⑵课题组成员、项目名称请对照立项文件填写,课题组成员排序依据立项文件排序;学生及非我校人员,请在其姓名加下划线注明;
⑶立项时间、结项时间填写至月;批准经费依据下达经费如实填写。
5.关于“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⑴本表格仅填写2018年度新增立项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能力提升等。
⑵项目组成员、项目名称请对照立项文件填写,项目组成员排序依据立项文件排序;学生及非我校人员,请在其姓名加下划线注明;
⑶立项时间、结项时间填写至月;批准经费依据下达经费如实填写。
五、材料要求
1.教学成果奖:提供奖励证书复印件1份;
2.教学比赛获奖:提供奖励证书原件、复印件各1份;
3.教材(教研著作):提供原件1本,封面、前言(出版说明)、目录和撰写章节首页复印件各1份,如没有标明年份的,请在封面上标明年份;网页检索证明(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规划教材页面检索打印件)各1份:有关部委批准立项规划教材需提供国家部委教育部门下达的组织编写教材文件。再版教材(著作)需同时提交初版著作原件;
4.“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提供项目立项书或省级及以上相关部门正式批文复印件1份;
5.教研论文:提供“刊物封面、目录页、论文首页(署名页)、论文尾页复印件,所提供材料必须能够反映出论文作者单位及论文来源信息。
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EI源期刊论文需提供通过该数据库的每篇论文检索打印件并附订于对应论文复印件之前
中文期刊论文需提供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等权威数据库的论文检索页。近期发表尚未被相关数据库收录者,需提供期刊网站检索页或其他支撑材料。
六、材料装订要求
1.每项成果材料一律要求A4纸复印,复印件按要求复印完整,左侧装订,首页加盖申报部门公章;
2.成果材料和相关证明复印件按类别分类装订在一起,首页必须为目录,目录内容顺序与申请表填写成果顺序一致;
3.所有纸质材料用档案袋装好,并在袋的正面贴袋内材料清单。
七、相关要求
1.以部门为单位组织申报(双肩挑教师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系部报送),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吕梁学院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及奖励绩效发放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申报成果的审查和认定工作,不要报送奖励范围之外的成果,同时注意避免重报、漏报,杜绝弄虚作假。
2.多人参与的项目由项目主持人负责申报;各部门派专人负责填写本部门《吕梁学院教学研究成果汇总表》(见附件2),并依据文件对每个项目及参与者进行量化评分。《个人申请表》和《汇总表》的Excel电子文档不要改变单元格格式,每项成果一行,不要进行合并单元格等操作。
3.材料报送时间为2019年3月1日(星期五),联系人安志燕。《个人申请表》和《汇总表》电子文本需打包,直接发送到邮箱:llxyjwc8@163.com,邮件主题的格式为:系(部)名称+2018年教学研究成果奖励申报。另外申报人必须确保《个人申请表》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的内容一致,如果有不一致的一律以纸质文本为准。
特别申明:个人不申报或逾期不报视为自行放弃此项奖励申报。对漏报、少报的,学校将不再补发。
附件(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
1、吕梁学院教学研究成果奖励个人申请表
2、吕梁学院教学研究成果汇总表
3、吕梁学院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及奖励绩效发放暂行办法》(吕院党字[2018]28号之附件2)
教务处
201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