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教函[2009] 86号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加强和规范公共选修课管理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之一。学生通过对公选课的学习可以拓展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增加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此我校出台了《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切实发挥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但是在公共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不明确,不受重视。
2、开设的公选课学科及类别分布不均衡,课程设置不当,数量相对较少,优秀课程数量严重不足,学生选择余地小,结构不够合理,存在因人设课现象。
3、学生认识不足,选学选修课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学习积极性,选课时避难就易,到课率低,上课时心不在焉,部分学生有较为严重的混学分倾向。
4、教师认识有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不少教师存在重专业、轻选修的思想,虽然承担了公选课但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力度不够,教学内容把握不当,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更有部分教师执教不严,导致课堂学生流失现象严重,敷衍了事,存在有备课不认真,没有规范的教案,随意不上课,早退现象比较严重,对学生缺乏严格管理甚至几近不管理,放任自流,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轻易即可获得学分的情况,教学秩序比较混乱。
针对以上问题,为保证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特就公共选修课教学和教学管理制定如下办法和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学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公共选修课的定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选课课程设置体系。学校在制定政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公选课的同时,要逐步完善公选课的开课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强公选课开设审批制度,把好申请开课质量关,不“因人设课”;同时选修课的设置,要注意学科结构的合理化,注意选修课门类的全面和均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师要加强责任心,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承担公选课的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因材施教,讲究实效,努力实现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同时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加强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纪律考核,每次上课均应抽查点名或部分点名,堵塞学生逃课渠道,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4、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选修目标,帮助学生构建有利于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知识体系。
5、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将加强对公选课的督导,逐步建立起符合公选课特征的教学评估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的课程将责令整改直至取消开课资格。
6、加强教材建设。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务处将积极为授课教师和学生购买合适的教材;对于没有现成教材的,将鼓励任课教师编写讲义、辅导材料和课外读物;条件成熟的,可出版正式教材,纳入到学校有关教材管理体系中。开课的各个系应鼓励教师和教研室进行教材编写,积极组织对编写出的教材进行审核,学校将对编写教材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把教材建设工作成绩作为对相关各系领导工作绩效的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到公选课教材建设工作中来。
附:公共选修课教材样书目录
教务处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