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做好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12-23 编辑:   点击:[] 次

院教函[2010]98号

关于做好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为规范、合理、公正地核算教师教学工作量,现就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工作量分两部分核算,即教学基本工作量和教学管理工作量

(一)教学基本工作量:指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实验、实习、见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全校公共选修课等。

1、核算办法

(1)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工作量由课程管理系(部)核算;全校公共选修课由承担课程教师的业务管理系(部)核算。

(2)本学期开设课程(未开设的课程不在核算范围)均按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课时进行核算。

(3)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授课统计表见附件1)等理论课合班上课工作量折合系数:1+0.3*[(学生人数-40)/40];2封顶。低于40人的教学班按1计算。

(4)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理论课合班上课工作量折合系数: 1+0.4*[(学生人数-40)/40];2封顶,低于40人的教学班按1计算。

(4)实践课程工作量计算方法:

①实验课工作量:实验个数×4.5。

②实习工作量按专业计算(特别强调):

8~10周实习 :216×{1+0.3×[(学生人数-40)/40]};

11~13周实习 :216×{1+0.4×[(学生人数-40)/40]};

14~16周实习 :216×{1+0.5×[(学生人数-40)/40]}。

③课程设计 :(学生人数/10)×9×周数。若1位教师所带学生超过20人按(学生人数/10)×9×周数×0.7 计算。

④见习 :(学生人数/10)×7×周数。若1位教师所带学生超过20人按(学生人数/10)×9×周数×0.7 计算。

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本科每生计10个标准工作量;专科每生计5个标准工作量。

(5)特殊课程的工作量计算办法

①本科生课程按实际课时的1.2倍计算(不包括实习、见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②《写作》课程按实际课时的1.7倍计算。

③《公体》课程按实际课时的0.8倍计算。

④计算机类上机实训课按0.6折算。

⑤音乐专业所涉课程分单人教学的按0.8折算。

⑥美术专业所涉课程分小班(少于15人)教学的按0.8折算。

2、填写表格和要求

(1)填写表格

各教学系(部)应填写下别表格:

①《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附件2)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填写。

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践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附件3)

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汇总表》(附件4)

④《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教学数据统计表》(附件5)

⑤《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6)

⑥《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习见习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7)

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8)

(2)填写要求

①《理论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和《实践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均应分别填写,不论实践课是否独立开设均应与理论课分离填写。

②专业课程以专业、年级分别填表核算。公共课程以课程。年级核算。课程名称应按教学计划中的名称规范填写。课程属性填写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

③在填写《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统计汇总表》时须与各相应核算表累加数值相同。在该表中的“9教学基本工作量”、“10教学基本工作量” “11教学基本工作量”是以不同统计项统计的数据,应“9教学基本工作量”=“10教学基本工作量”=“11教学基本工作量”。

④实验、课程设计、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均须分别列项填写核算。

⑤如有同一门课程是不同专业合班上课的,应列在某一专业核算,不能分列计算,并在另一专业核算表处说明。

⑥在核算教学工作量过程中如有需要说明的情况,请另附页说明。

(二)教学管理工作量:包括重修工作量、行政补贴工作量、期末考试工作量(包括命题、阅卷、监考、登分等工作)等。教学管理工作量将按教学基本工作量的一定比例切块到系(部),系(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重新分配到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

二、核算教学工作量的要求

1、各教学系(部)应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严格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核算。任何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时数不得超过计划课时数核算。对多报或弄虚作假的教学系(部),将扣除一定比例的教学管理工作量。

2、各教学系(部)须选派专人负责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并将工作量核算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填写在附件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汇总表》中。望核算负责人认真阅读核算办法、准确、完整填写相关数据。

3、各教学系(部)在提交教务处前。应将《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在本系(部)内公布核实,经系(部)领导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报送教务处,对漏报、少报工作量将不在补加。

三、交送材料和时间

1、交送材料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附件2)(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填写)

(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践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附件3)

(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汇总表》(附件4)

(4)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还应提交以下表格:

①《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教学数据统计表》(附件5)

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6)

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习见习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7)

④《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附件8)

2.报送材料时间

各教学系(部)务于2011年1月12日8:00~18:00将规定表格的打印版(加盖系部公章)和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联系人:朱俊芗,联系电话:8248722。

另将附件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汇总表》电子版发至zhaiyanqiang@llhc.edu.cn邮箱。

附件: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公共选修课统计表》

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公共课程系部填写)和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专业课程系部填写)

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践课教学基本工作量核算报表》

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基本工作量汇总》

5、《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验教学数据统计表》

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

7、《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习见习相关数据统计表》

8、《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设计相关数据统计表》

教务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附件下载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吕梁学院弘博楼B座1楼

联系方式:0358-3389169(综合咨询)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jwc@llu.edu.cn

资源推荐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教务部网站
  • 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