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
关于评选2011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精神,根据《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和《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教学质量项目四个实施办法》(晋教高[2008]6号)以及《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我院决定启动新一轮教学质量项目申报评选工作。现就评选2011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材料要求
2011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推荐,应严格按照《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中的基本要求进行择优推荐。各系原则上从本系教学团队中择优推荐1个。填写《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见附件,分本科、高职,一式三份,含佐证材料)。
(一)本科教学团队申报基本要求: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校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团队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主持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多项省级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二) 高职教学团队申报基本要求:
1.“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群)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 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提交材料要求:1.《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一式三份
2.佐证材料及佐证材料目录一份
二、申报时间与评选方式
1、申报时间
各系应于请2011年3月4日下午6:00前将以上材料(附电子版)装入档案袋中报送教务处,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高文丹,联系电话:13835828190。
2、评选方式:
教务处将根据《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中的基本要求对各系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的审核,然后提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审,报送主管校领导和校长办公会批准后,正式确定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并将优秀项目推荐参加省级评选。
三、各系要认真组织,由系主任总体负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级项目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提供支撑条件。
四、附件可在教务处网页下载
附件:
1、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2、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本科)
3、吕梁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高职)
教务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日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