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函[2013]10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3-2014学年
全校通识选修课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及相关部门:
通识选修课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现决定组织申报2013-2014学年通识选修课,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发掘潜力,保证通识选修课数量;鼓励优秀教师积极申报,提高通识选修课质量
各教学系(部)要积极采取措施,本着“多门数、少时数、保质量”的原则,挖掘潜力,确保学有专长的教师全部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所有教师均可申报开设通识选修课程,要求具有高学历(硕士、博士)、高职称(副教授、教授)的教师必须申报通识选修课,确保各系开出通识选修课程的门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65%(各系开课任务分配见附件1),并以此作为年度教学评价及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城区外聘教师开设选修课;其他非教师序列专业技术人员确实学有专长的,经所在部门同意后向教务处提出申请,亦可开设通识选修课。在不影响正常专业教学的情况下,有余力的教师可多门申报通识选修课程。
二、通识选修课的申报要求
(一)内容要求:通识选修课的开设是为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故而全校性通识选修课应该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注意通识特征,适合非本专业学生选修,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但不是专业课程的压缩版。其设置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艺术和身心素养;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以及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应注意开设以下一些通识教育选修课,如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传承、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学校鼓励系(部)组织申报系列通识选修课程。积极鼓励教师开设实践性或理论加实践性通识选修课,课程内容重点考虑工程工艺训练或创新项目训练,学校在实验耗材上给予支持,课时酬金上给予倾斜。
(二)类别要求:我校通识选修课暂按五个学科门类设置,即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管理学类)、人文科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自然科学类(包括理学类)、工程技术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包括音乐、音乐表演、舞蹈、绘画、雕塑、艺术设计、戏剧、戏剧影视文学、摄影、动画等类)。全校实践性通识体育选修课(体育选项课)不再开设。
(三)学时学分要求:我校通识选修课学时、学分为8、16、24、32学时,分别记0.5、1、1.5、2学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适当的学分学时。
(四)提交材料:
1、《通识选修课申请表》(附件2)
注意:务必写明选课要求和选课对象(分文、理、工及本科、专科说明)
2、《通识选修课汇总表》(附件3)
3、《通识选修课教学大纲》
以上所有材料均应提交一份纸质版、一份电子版。
三、申报步骤和审核程序
1、申报教师填写《吕梁学院通识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并提供课程内容简介、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参考书等相关材料(课程内容简介、教学大纲按学校规定格式编写)。
2、系(部)负责人对申报教师的任课资格、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教学大纲等进行审核(非教师系列人员,经所在部门同意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核);审核同意并加盖系(部)公章后,由教学秘书填写《通识选修课汇总表》(附件3),连同申报教师的相关材料交送教务处备审。
3、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课条件等对申报教师的开课资格和开课情况进行评审。
4、审核合格课程将在教务处网站公布并于2013-2014学年开设。
5、本学年已经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准备于2013-2014学年继续开设的,需重新申报和参加审核。
四、申报时间
各单位要切实重视通识选修课的申报工作,各系(部)应将本通知向本单位教师(包括双肩挑教师)及时传达,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
请各单位务必于5月11日下午18:00前将上述要求提交的材料报教务处。
联系人:李老师
电子版发送至:lizixqq@qq.com
附件:(附件在教务处网页下载)
1、各系开课任务分配表
2、吕梁学院通识选修课开课申请表
3、吕梁学院通识选修课汇总表
4、吕梁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5、课程简介的基本内容.doc
教务处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