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函[2014]1号
关于做好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多元考核改革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四三二一”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吕梁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院政字[2013]161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校于上学期启动了多元考核课程的改革试点工作,共有16个系部、79门课程、120余名教师参与了考核方式改革。上学期结束后,学校于2014年1月10日专门召开了《吕梁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暨课程多元考核工作研讨会》,对教育教学改革暨课程多元考核工作加以总结研讨。实践证明,以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为牵引,带动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的系列变革是可行的,多元考核课程的改革取得了实效。本学期,学校决定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现就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申报数量
原则上,要求每个系部选择本学期所开课程中四分之一
的课程参加多元考核方式改革。同时为了保证质量,要求每位教师承担的改革课程以不超过2门为宜,每个班级的改革课程以不超过3门为宜。
二、申报要求
依据《吕梁学院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院政字[2013]161号)文件精神,多元考核课程应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1、在考试考核方式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导向,构建多元考核方式,彻底改变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2、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弱化期末考试,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完成课业的情况等纳入学生的考核成绩范围,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取小论文、读书笔记、社会实践报告、登台讲课、实践操作、讨论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在注重考核形式的同时,要切实注重考核内容的设计,切实提高考核质量。
3、原则上要求期末考试成绩只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根据课程特点可由3~5个部分组成,如出勤占10%,课堂综合表现占15%,作业完成情况占15%,阶段性测验占20%等,平时成绩组成及权重分布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确定,赋分要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三、申报材料及提交时间
1、XX系(部)多元考核课程改革方案(1份);
2、XX课程多元考试方式改革实施细则(附考核进程表及各环节评分标准)(1份);
3、吕梁学院多元考核课程简明登记表(3份)。
请将以上材料的纸质及电子版于2014年3月1日前交回教务处,接收人杨辉(13934018950,llxyjwc8@163.com)。学校审核通过的课程将被正式确定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多元考核改革课程。
同时回收的材料有:
1、XX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总结(含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2、XX系部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总结(上个学期参与考试方式改革的课程和系部提交,纸质、电子版各一份,接收人杨辉)。
附件:吕梁学院多元考核课程简明登记表
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六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