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函[2014]22号
关于做好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教务处将对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量进行核算和统计汇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依据
本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原则上仍依据《吕梁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及酬金分配办法》(院政字[2011]148号)执行,分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其它教学工作量三部分核算。部分内容有调整的,依据下面的具体要求执行。
1、理论教学工作量分讲课和助课两种情况核算;
2、实践教学工作量分实验、实习见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部分核算;其中实习工作量计算公式调整为:
Ⅰ、全部集中实习(教师驻地指导),计为A:
任务含量(非师范类):准备、指导、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按专业计算。
任务含量(师范类):指导学生讲课、听课、教学教案、实习班主任、教学调研,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按专业计算。师范类专业集中试讲也按此方式计算。
实习周数×35×{1+0.3×[(学生人数-40)/40]}。
Ⅱ、全部分散实习(指多点、教师未驻地指导),计为B:
任务含量:准备、指导、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按专业计算。
实习周数×15×{1+0.3×[(学生人数-40)/40]}
Ⅲ、部分集中实习
任务含量(非师范类):准备、指导、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按专业计算。
任务含量(师范类):指导学生讲课、听课、教学教案、实习班主任、教学调研,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等,按专业计算。
工作量=B+(集中实习人数÷实习学生总数)×(A-B)
3、其它教学工作量分教研活动工作量、指导青年教师工作量、监考工作量等部分核算;
二、本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范围及要求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范围:
⑴本学期开设的课程;
⑵本学期补考工作量及毕业清考工作量。
2、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工作量由课程管理系(部)核算;全校通识选修课由承担课程教师的业务管理系(部)核算。
3、核算要求
⑴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按已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时数进行核算,最多不能超过计划学时数。本学期周六全天补课,课程权重系数(K)按正常上课对待。
⑵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的工作量,先按正常课程核算,待教务处确定系数后,再按增加后的数值核算,并填写《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工作量汇总表》。
注: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系数由教务处根据课程性质、系部考试改革方案、课程改革实施细则、多元考核课程简明登记表以及支撑材料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按照正常课程的1-2倍核算。教务处只针对系部,具体课程的改革系数由系部进行二级分配。(请关注教务处QQ群)
⑶监考工作量栏目只填写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监考工作量,以系部提交教务处考试安排中的数据为准。教研活动工作量以教研活动记录本中本人签名为依据,若无本人签名,则不计该次教研活动工作量。
⑷本学期补考工作量和毕业清考工作量单独核算,以系部提交教务处考试安排中的数据为准。由教务处核定数值后,下放系部进行二级分配,并填写《补考和毕业清考工作量汇总表》。(请关注教务处QQ群)
4、各教学系(部)须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在《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系统》中,完成本学期期末工作量审核报送工作,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向教务处提交相关表格的纸质版。
5、各教学系(部)在报送教务处前,应将每位教师教学工作量在本系(部)范围内核实。公示报送后对因教师本人及系部原因造成的漏报、少报工作量将不再补加,望各系部认真负责,严格把关。
6、各系部教学工作量经教务处核定完成后,再行填写《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教学工作量津贴报表》。本学期教学工作量酬金依据《吕梁学院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吕院联发[2014]5号)中的相关细则执行。各系部在报送教务处之前应将工作量酬金的分配方案和分配情况如实公示,公示期一周。外聘教师单独填写《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津贴报表》。
7、在核算教学工作量过程中如有需要说明的情况,请另附页说明。
三、交送材料时间和要求
1、6月20日交送材料
⑴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材料:按照学期初交送教务处的《吕梁学院多元考核课程简明登记表》中各环节证明材料内容提交,须含课程考核进程表、各环节评分标准等材料。学生作业等量大的材料提交样本即可(每班2-3本),样本提供的必须是同一学生的各环节材料。
⑵本学期及上一轮次该课程教学大纲(开新课教师提供)
⑶本学期教研活动记录本
2、6月27日交送材料
⑴《吕梁学院教师理论课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⑵《吕梁学院教师实验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⑶《吕梁学院教师实习见习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⑷《吕梁学院教师课程设计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⑸《吕梁学院教师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⑹《吕梁学院其它工作量汇总表》(系统导出打印)
⑺《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教学工作量汇总表》(附件1)
⑻《20XX-20XX学年第X学期外聘教师工作量汇总表》(附件2)
⑼《补考和毕业清考工作量汇总表》(附件3)
⑽《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工作量汇总表》(附件4)
3、7月12日交送材料
⑴本学期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量分配方案(系内公示,加注公示意见,加盖系章)
⑵《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教学工作量津贴报表》(附件5)
⑶《20XX~20XX学年第X学期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津贴报
表》(附件6)
2、报送材料要求
纸质版(部门领导签字并加盖系部公章,装入档案袋中)和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联系人杨辉,电话:13934018950,邮箱llxyjwc8@163.com
附件:(在教务处网站下载)
1、《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教学工作量汇总表》
2、《20XX-20XX学年第X学期外聘教师工作量汇总表》
3、《补考和毕业清考工作量汇总表》
4、《多元考核方式改革课程工作量汇总表》
5、《20XX~20XX学年第X学期教学工作量津贴报表》
6、《20XX~20XX学年第X学期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津贴报表》
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