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增设通识选修网络课程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03-04 编辑:   点击:[] 次

院教函[2016] 5

关于增设通识选修网络课程的通知

各教学系部:

通识教育课程是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健全完整人格,实现全人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经多方努力本学期我校引进了网络通识课程80余门(含尔雅课程和高校邦课程),并已纳入我校通识选修课程相关领域,该类课程具有名师授课、授课时间(地点)灵活等优点。现就选课相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开设情况:我校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拟开设80余门网络通识课程。

(一)人文艺术与文化传承领域(30门)

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

学校

职称

学分

课时

600001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

彭刚

清华大学

教授

2

26

600002

中西文化比较

辜正坤

北京大学

教授

2

32

600003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

武汉大学

教授

2

36

600004

德国史

李工真

武汉大学

教授

3

45

600005

今天的日本

贾成厂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1

21

600006

中华民族精神

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2

30

李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黄长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

600007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周鼎

四川大学

讲师

1

14

600008

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

周鼎

四川大学

讲师

1

10

600009

中国哲学概论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2

26

600010

西方哲学智慧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2

28

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600011

古希腊哲学

赵林

武汉大学

教授

1

19

600012

语言与文化

陈保亚

北京大学

教授

1

17

汪锋

北京大学

副教授

600013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1

18

600014

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

余英时

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

1

14

许倬云

台湾大学

教授

李幼蒸

中国社科院

特约研究员

杜维明

北京大学

教授

汤一介

北京大学

教授

成中英

夏威夷大学

教授

邓晓芒

武汉大学

教授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600015

音乐鉴赏

周海宏

中央音乐学院

教授

2

28

600016

书法鉴赏

刘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2

32

赵君

北京大学

教授

600017

影视鉴赏

陈旭光

北京大学

教授

2

26

600018

舞蹈鉴赏

刘建

北京舞蹈学院

教授

2

30

600019

戏剧鉴赏

张先

中央戏剧学院

教授

2

25

600020

美术鉴赏

李松

北京大学

教授

3

34

600021

戏曲鉴赏

吴乾浩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2

29

600022

大学语文

陈洪

南开大学

教授

2

31

600023

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

宋崇

同济大学

教授

2

22

600024

诗词格律与欣赏

杨永明

南开大学

副研究员

2

24

600025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温儒敏

北京大学

教授

2

28

600026

人人爱设计

王震寰

山东大学

教授

1

14

600027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蔡义江

中国红楼梦学会

副会长

3

57

侯会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段启明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袁世硕

山东大学

教授

600028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万献初

武汉大学

教授

1

19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郭齐勇

武汉大学

教授

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

陈炎

山东大学

教授

600029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彭林

清华大学

教授

2

27

600030

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

陈昆福

浙江大学

教授

1

10

(二)公民素养与社会关怀领域(25门)

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

学校

职称

学分

课时

700001

文学人类学概说

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2

31

700002

宗教民俗学

色音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2

21

700003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

韦正翔

清华大学

教授

2

31

700004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韦正翔

清华大学

教授

2

30

700005

幸福心理学

费俊峰

南京大学

副教授

1

17

700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子勋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2

32

赵然

中央财经大学

教授

苑媛

中央财经大学

副教授

700007

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

甄宏丽

中国性学会

副主任

1

18

李子勋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700008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张绪山等

清华大学

教授

1

18

700009

大学生安全教育

王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教授

3

36

张国清

同济大学

教授

石子坚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高级教官

潘安农

松江大学城派出所

教导员

张海燕

华东政法大学

教授

张卫星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中级教官

孙雷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中级教官

姚武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

费国忠

上海市紧急救护中心

主任医师、教授

田春崎

同济大学

副教授

70001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朱光磊

南开大学

教授

1

19

贾义猛

南开大学

副教授

张志红

南开大学

副教授

700011

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2

28

700012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石磊

复旦大学

教授

3

36

700013

个人理财规划

张学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

2

31

柴效武

浙江大学

教授

700014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陈钊

复旦大学

教授

1

19

700015

新兴时代下的公共政策

赵德余

复旦大学

教授

2

30

700016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于海波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3

36

700017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杨武金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2

30

700018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艾跃进

南开大学

教授

2

30

700019

女子礼仪

周季平

国家行政学院

培训师

2

28

700020

公共关系礼仪实务

杜汉荣

上海理工大学

教授

2

27

700021

应用文写作

李大敏

西安财经大学

教授

1

16

700022

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

洪新

中国九型人格导师协会

培训师

1

18

700023

大学生魅力讲话实操

殷亚敏

中华讲师网

培训师

1

10

700024

形象管理

王红

南开大学

教授

2

21

(三)自然科学与科学思维领域(10门)

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

学校

职称

学分

课时

800001

魅力科学

车云霞

南开大学

教授

1

19

杨振宁

清华大学

院士

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

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

院士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

800002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刘本培

中国地质大学

教授

2

27

800003

数学文化

顾沛

南开大学

教授

2

26

800004

什么是科学

韩征和

清华大学

教授

1

18

800005

物理与人类文明

叶高翔

浙江大学

教授

3

34

盛正卯

800006

数学大观

李尚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2

27

800007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李建龙

南京大学

教授

1

17

800008

探索发现——生命

黄耀江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2

22

800009

化学与人类文明

汤谷平

浙江大学

教授

1

14

800010

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

苏宜

南开大学

教授

2

24

(四)工程技术与资讯应用领域(1门)

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

学校

职称

学分

课时

90000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

陈波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

1

10

(五)创新创业教育领域(17门)

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

学校

职称

学分

课时

A00001

大学生创新创业(本科版)

朱恒源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

36

A00002

大学生创业基础

李肖鸣

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2

32

A00003

创业基础

王艳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教授

2

42

A00004

创业启蒙与案例分享

李嘉

极客标签创始人

2

36

A00005

创业基本功与精益创业方法论

陈琪

蘑菇街创始人兼CEO

2

36

B00001

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

聂兵

人社部网创项目

高级讲师

2

28

B00002

信息社会与商业变革

朱岩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1

12

B00003

创业文化与创新思维

谢吉华/解鹏等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济南大学

教授

1

16

B00004

品类创新

袁雪峰

宝盒速递创始人/上海理工

客座教授

1

18

B00005

创业精神与实践

李玲玲

同济大学

教授

2

35

B00006

创业创新领导力

陆向谦

清华大学

特聘教授

2

27

B00007

创业创新执行力

陆向谦

清华大学

特聘教授

1

16

B00008

创业管理实战

李肖鸣

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1

13

B00009

微商创业指南

冯凌凛/刘锐

工信部全国微商专委会

秘书长

0.5

8

B00009

创新思维训练

王竹立

中山大学

副教授

1

10

B00011

计算思维

汪卫

复旦大学

教授

2

32

B00012

移动互联网思维

李易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

秘书长

1

16

二、具体要求

1、依据《吕梁学院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院政〔2014〕36号)第四章第十二条,我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取得8个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其中理工类各专业学生选修人文艺术与文化传承、公民素养与社会关怀类课程不低于4学分;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与科学思维、工程技术与资讯应用类课程不低于4学分。选择本专业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不计学分。故学生应在规定的课程领域中选修相关学分。本办法自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2、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学生选课时要合理安排通识选修课程修读学分,每学期原则上修读4个学分为宜。学生在同一上课时间段只允许选听一门课程。

3、创新创业课程是我校贯彻落实教育厅[201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而引进开设的创新创业通识网络课程,要求全校所有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编号3005A00001—3005A00005)的课程中必须至少选择1门课程进行学习,修够2个学分。该创新创业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但不含在通识选修课所要求的8个学分内。

4、关于通识选修课的其它方面详见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规定”栏目的相关文件。

三、选课办法

1、学生登录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选课,点击左侧菜单栏“网上选课”—>“选课程”—>“正选”菜单项,右侧正选窗格内“课程范围”组合框点击选择“公共任选”,检索即可显示全部待选课程。

选择一门课的方法是:先点选课程名称左侧的复选框“□”,再点击课程行最后一栏的“选择”链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选单选按钮“○”选择上课班级后按“确定”按钮返回正选窗格。选择课程后点按“提交”按钮即可选定课程。可同时选择多门课程,但学分总数不超过4个学分。

四、网络通识课相关说明

1、网络通识课程名称前都标有“(尔雅)×××”字样,课程名称后都标有“(上课教师所属学校 职称/职务)”的内容。

2、网络通识课程上课时间段为第3周—第12周,学生可在上课时间段内任意时间打开“超星尔雅”网站吕梁学院专区,使用学号密码登录后即可进行在线学习。

3、网络通识课程综合成绩由观看视频成绩(占50%)、平时作业(占25%)与期末考试成绩(占25%)三部分组成。

4、网络通识课程选课人数上下均不设限制,不超过30人也可正常开课。

5、网络通识课程学习网址:

超星尔雅通识课:http://llh.benke.chaoxing.com

高校邦通识课:http://tsk.gaoxiaobang.com/

6、请各系领导及班主任高度重视通识选修课相关工作,依据《吕梁学院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院政〔2014〕36号、《选课管理规定》及本通知向广大学生做好宣传,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选课,督促学生按时在线学习网络通识选修课程。教务处随机抽查,考核结果应用于2016年度本科教学评估考核。

教务处

二〇一六年三月四日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吕梁学院弘博楼B座1楼

联系方式:0358-3389169(综合咨询)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jwc@llu.edu.cn

资源推荐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教务部网站
  • 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