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函〔2025〕22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贯彻落实“学生荣校”战略,同时,为“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项目参加省赛,我校将举办吕梁学院第二届“晋绥杯”大学生创新大赛。现就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大赛主题
深耕晋绥文化,聚焦产业革新
三、成立大赛组委会
组 长:刘宝琦
副组长:温广明、师辉辉、薛宇、薛文
委 员:教务部副部长、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招生就业工作部副部长、各院系副主任
秘 书:张辰锐
主办单位:教务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工作部
组委会办公室:吕梁学院教务部111办公室
四、参赛组别
为了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体现立足吕梁大地,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比赛设六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旅游休闲、城乡融合、公益服务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法律服务、服务咨询与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中部地区崛起等经济合作建设,在文化教育、旅游发展、金融科技、财会服务、翻译服务、会展策划与营销、工艺与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6、晋绥文化和黄河非遗文化传承
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的目标,立足吕梁山革命老区,在吕梁本地特色文旅、红色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五、参赛对象与参赛要求
1. 参赛对象为全体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之内的本专科毕业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以参赛团队为单位,可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含团队负责人),指导教师1-3人。中途不可替换更改团队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人员。各院系最终选送的参赛项目不少于5项。院系需对各自报送项目进行指导审核。(重要说明:各院系参与大赛的学生数必须不低于各院系学生数的50%(具体参赛人数要求见附件5))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对于涉及已工商注册企业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必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人在本通知发布之日后变更的不予认可。
4.参赛人员需认真填写参赛报名表。
六、大赛日程安排
本次竞赛将分为大赛启动仪式及赛前培训、校初赛、项目网评、校复赛、校决赛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大赛启动(4月21日-4月30日)
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吕梁学院“晋绥杯”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并邀请历届“互联网+”和“挑战杯”大赛专家评委做线下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全校参赛师生进行大赛指导。从如何书写商业计划书、PPT展示、团队答辩、专家提问点评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讲解和培训。
第二阶段:校初赛(4月21日-5月15日)
各系部组织初赛,并应广泛宣传,摸排学生参赛意愿,召开系部动员大会,组织学生报名,院系初评,择优推荐。于2025年5月15日下午18点前以院系为单位将推荐的参赛项目报名汇总表(附件4)、项目PPT、商业计划书等材料线上系统提交,提交的网址是:https://cy.ncss.cn/
第三阶段:项目网评(5月16日-5月20日)
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对系部初赛推荐的项目进行网络评审,并择优推荐参加校复赛,未进入校复赛的项目教务部将择优推荐为优秀奖。
第四阶段:校复赛(5月21日-5月25日)
大赛组委会组织校复赛,采用分组路演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校外专家对入围校复赛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及排名,并推选排名前10的项目进入校决赛进行金奖和银奖的争夺,其余未进入校决赛的项目评为铜奖。
第五阶段:校决赛(5月26日-5月31日)
大赛组委会组织校决赛,采用统一路演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校外专家对入围校决赛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及排名,评选出校决赛金奖、银奖项目,同时对获奖项目进行指导、优化,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创新创业大赛。
七、评审原则
本次大赛的评审工作将参照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评审规则作了适当调整,具体评分标准参照附件1《吕梁学院“晋绥杯”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评分标准》。突出实践导向,在考察项目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商业模式、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八、竞赛规则
1.竞赛作品:必须为参赛团队自己创作,不得抄袭他人。
2.竞赛时间:参赛团队必须严格遵守作品上报时限,逾期未交作品者,视为自动放弃。
3.竞赛评审:参赛团队不得做任何妨碍评审的事情,尊重评委的决议,评审应遵循“参赛团队不重复获奖”原则。
4.参赛成员:项目负责人只能参加1个项目的比赛,非项目负责人的成员最多可参加2个项目的比赛。
5.指导老师:第一指导老师指导的参赛项目不能超过3项。
九、比赛方式
校初赛采用系部推荐结合网络评选的方式进行,校复赛和决赛采取线下公开比赛的方式。进入复赛、决赛的项目团队路演时间为 5 分钟(含视频展示 1-1.5 分钟,视频不作硬性要求,可有可无),评委提问与选手答辩时间不超过 3 分钟。每个项目团队参加路演和答辩的人数不超过 3 人。
十、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
1.本届大赛参赛项目设金奖、银等奖、铜奖和优秀奖,其中金奖与银奖比例为3:7;设立优秀组织奖,颁发给获得金奖的院系;设立优秀指导老师奖,颁发给获金奖项目的指导老师。
2.通过校级大赛,获得金奖的项目可直接推荐参加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项目优先推荐参加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被认定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银奖项目被认定为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在相关绩效中给项目指导教师予以奖励;获金奖的项目成员加1个科创学分,获银奖的项目成员加0.75个科创学分,获铜奖的项目成员加0.5个科创学分,获优秀奖的团队成员加0.2个科创学分。
十一、校复赛团队提交材料
1.大赛报名表1份(纸质和电子版)(见附件2);
2.定稿的《商业计划书》1份(纸质和电子版),PDF格式,不少于50页,双面打印,胶装成册。内容包括项目简介、项目背景、痛点分析、技术(产品)或服务创新、商业模式、经济效益、社会价值、项目团队、发展规划、财务预测(未注册公司的项目)或财务分析(已注册公司的项目)等。标题统一格式为:《XXX商业计划书》封面标题:可根据项目特色自行设计封面;扉页及计划书编写要求与规范:按照附件3,填写相关信息;目录:黑体小二居中;目录项目:宋体三号,并列出页码;正文文字另起页,页眉:页眉写项目名称,仿宋11号,两端对齐;正文内容:仿宋四号,1.5倍行距;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三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楷体三号,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1”仿宋四号。标题与标题之间以及标题与正文之间都是1.5倍行距。
3.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或其他佐证材料扫描件附到商业计划书后面一起装订。
4.定稿的项目路演PPT(电子版),PPT文件不超过50页。
5.以毕业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参赛的需提供项目负责人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纸质版)。
6.进入校复赛的团队于5月21日下午18:00前将以上材料以院系为单位送至吕梁学院弘博楼B座1楼111办公室,电子版文件以院系为单位发到教务部邮箱:jwc@llu.edu.cn 。
十二、联系及咨询
竞赛咨询:张辰锐老师 17835267797
李 辉老师 15735807347
附件1:吕梁学院“晋绥杯”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项目评分标准
附件:2:《吕梁学院“晋绥杯”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表》
附件3:《xxx商业计划书》编写要求与规范
附件4:《吕梁学院“晋绥杯”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大赛汇总表》
附件5: 院系参赛学生人数参考
吕梁学院教务部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