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吕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院政〔2019〕63号)

发布日期:2019-04-09 编辑:jwc   点击:[] 次

吕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院政201963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构建全员重视教学的体制机制

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机制。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院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听取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确定年度教学工作重点,研究解决本科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学校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校性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研讨,推进全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

突出系部本科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系主任作为本系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科教学和专业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各系部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本系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工作。

建立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开学前联合检查本科教学工作落实情况;每学期召开1-2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建立师生接待和座谈、调研制度,及时了解、反馈和解决师生关心的教学问题。

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充实和加强教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以教研室为主体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把教研活动和教学团队活动做细做实,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研究和改革、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排头兵作用。

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继续引进优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各教学系部、人事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做好教师发展计划,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学术、专业带头人建设,积极筹划开展国内外进修访学、“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优秀拔尖人才的遴选与培养。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灵活引进应用技能型人才。

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并形成常态。在加强自我提升、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培训的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开展教学能力提升活动,通过组织听课、评课、研讨等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评选教学能手,纳入奖励绩效管理。教授、副教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中的示范引领与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化党政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做好对教师的服务工作。为全校教师营造开放、宽松、友善、平和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管理者都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对新入职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既要严格要求,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包容,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三、以“双万计划”为引领,专业认证为抓手,走品牌、特色发展之路,加强专业建设

加大投入建设一流专业。每年投入500万元,以建成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为目标,大力加强优势专业的特色品牌建设和专业集群发展,坚决避免“同构化”,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专业增长点,结合专业自评,淘汰与办学定位不符、办学条件差、生源差、就业差的专业,坚持“余量消减、存量升级、增量优化”原则,积极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认证的交流学习工作,掌握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按专业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避免盲目建设、盲目发展。

重点支持新设专业的建设。学校的中央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使用计划侧重新设专业的基本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好专业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四、以打造“金课”为目标,以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务处协同配合,多渠道提高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能力,切实落实好课程建设规划。瞄准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加大校级优质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的培育建设力度,建立按建设进展分期投入的经费支持制度,对立项后建设进度缓慢的课程终止经费投入,对建设进度快、效果明显的课程加大经费投入。

把课程思政纳入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围绕立德树人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充分挖掘不同课程的育人元素,努力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使用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学习,着力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五、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质量的根本标准;改变单纯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的人才观,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观,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方法、炼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单一以书本学习为主的学习观,更加重视学生课外实践与研究活动的开展。

积极探索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于各项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紧密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法,推进考试模式改革,以考试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大力推进基础课的探究性教学和专业课的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改革。

以省级教改项目为依托,突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培育、支持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表彰和奖励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效显著的教师和团队。

六、加强“大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按照“专业、行业、职业”三位一体的要求,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要全面提升交口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充分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构建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分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引进生产项目为手段,打造实训基地与现代工厂的高度融合,将工程实训与生产过程相融合、人文艺术实训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相融合,实现教育实训与产业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实施全方位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按照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率先在化工、材料、矿业、建筑等专业形成“专业、产业、教学”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由协作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培训企业上岗员工,同时为企业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服务,把校外企业延伸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基地。

七、面向基础教育,强化教师教育

牢固树立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理念,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立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知教乐教善教”的中小学教师。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扩大顶岗支教、顶岗实习的覆盖面。强化师德教育、三字一话、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教师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把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做得更优。

八、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借鉴和学习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教学质量监控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完善队伍建设、细化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加强自我评估、检查、督导、反馈、整改等各项工作,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度,形成更加科学、完善、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教学质量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不断完善自我评估的指标体系,把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形成常态,每年开展一次,通过评估产生先进教学单位,予以表彰奖励,纳入绩效管理,以激励和促进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九、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建立经费优先保障教学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服务和保障水平。重点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实验室建设;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智慧教室、智能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建设,为本科教学提供优质的条件保障。

十、加强优良学风、校风、教风建设

把优良学风、校风、教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形成“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的良性机制。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要高度重视学风、教风建设,深入了解师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师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和引导教师重教爱生、以身作则。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吕梁学院弘博楼(综合教学楼B)B座1楼

联系方式:0358-3389169(学籍咨询)  

       0358-3389168(综合咨询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jwc@llu.edu.cn

资源推荐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教务处网站
  • 学院官网